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国际交流 >> 国际交流动态 >> 正文

埃及坦塔大学Mostafa El-Sheekh 教授一行莅临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访问交流

时间:2025-10-24 点击:

2025年10月22日,国际应用藻类学领域权威、埃及坦塔大学前副校长Mostafa El-Sheekh 教授一行莅临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访问交流。在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,Mostafa 教授以“微藻饲料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”为题作专题报告,系统解析微藻资源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潜力与研究进展,为校企双方拓展蓝藻多路径利用提供关键思路。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存山教授主持报告会,全校相关领域师生代表100余人到场聆听。

报告伊始,周存山副院长对El-Sheekh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,并详细介绍了其学术背景与科研成就。作为埃及国家科研技术院生物委员会成员、全国高校植物与微生物学科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,El-Sheekh教授长期深耕藻类分子生物学与资源利用研究,带领团队在藻类选育、食品开发、肥料化应用及藻植互作机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,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320余篇,斩获多项国际科研奖项,连续多年跻身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“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” 榜单。周存山副院长特别指出:“El-Sheekh教授的研究方向与我院在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、天然产物功能化等领域的优势高度契合,此次交流将为双方搭建重要合作桥梁。”

在专题报告中,El-Sheekh教授聚焦螺旋藻与小球藻两大核心藻种,深入阐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价值。他介绍,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0%—71%,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,而小球藻则以高生物量产率和丰富叶绿素成为理想单细胞蛋白来源,二者均具备替代传统鱼粉的巨大潜力。结合团队多年研究成果,教授重点分享了微藻饲料在红罗非鱼养殖中的实证数据:在饲料中添加适宜比例的微藻干粉,可使罗非鱼幼鱼生长速率提升18%,饲料转化率提高22%,同时显著增强鱼体免疫酶活性。这一发现与罗非鱼作为优质高蛋白水产品的特性形成协同——罗非鱼富含谷氨酸、甘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,微藻饲料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其营养价值与商品价值。针对微藻资源的多维度开发,El-Sheekh教授展示了团队的创新成果:在食品领域,通过绿色提取技术获得的藻胆蛋白已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开发;在农业领域,藻基肥料可使作物根系活力提升30%,且能减少化肥使用量25%;而在环保领域,蓝藻固氮技术为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新路径。他特别强调:“微藻的规模化应用需突破成本瓶颈,我们已建立光生物反应器+废水培养双系统,使藻种生产成本降低40%,这为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报告后的互动环节,师生围绕微藻饲料添加比例优化、藻种抗污染选育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周存山教授结合自身在生物质绿色催化转化领域的研究经验补充道:“我院在超声辅助提取、离子液催化等技术上的积累,可与教授团队的藻种开发形成技术互补,有望在微藻高值化利用上实现突破。”

访问期间,江苏大学副校长邹小波教授会见了El-Sheekh教授一行。邹校长指出,江苏大学始终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引领,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领域成效显著,此次与埃及科研团队的交流是落实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举措。他表示:“微藻资源利用是践行‘双碳’目标的重要方向,学校将全力支持双方在联合研发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。”El-Sheekh教授对此表示赞同,他期待依托双方优势,在藻类选育技术攻关、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领域尽快落地合作项目。

此次El-Sheekh教授一行的到访,不仅为江苏大学带来了藻类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动态,更构建了中埃两国在食品及生物质资源利用领域的合作纽带。正如周存山副院长在总结中所言:“微藻是‘水下金矿’,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其多路径利用,必将为食品工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。”(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)

Copyright@ 2024-2030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